最近做了一个低体温的项目,其中有个需求,需要根据分值的不同展示不同的内容,刚开始写了4个html,然后用v-if判断,满足条件就显示,当时就感觉html很长,但是属于一种可以用的状态,俗话说,当你的项目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跑起来,那就不是bug,而是特性。
后来,由于需要频繁改动,而且改动就得重新打包很麻烦,并且,客户要求在高危中也要显示中危和低危的内容,如果依然用html显示,那么html的长度将会达到一个恐怖的长度,所以使用后端获取措施的数据。
刚开始的想法是用监听watch,判断zongfenNum的值,首先,获取到措施的数据,然后页面渲染的时候不要用它,而是用另一个数组,监听num的值后,分别判断显示的内容,当然html使用的是v-for。虽然有点啰嗦,需要关联三个数据,watch,保存的数据,渲染的数据。
后来,我再修改其他部分的时候,要求ai帮忙优化代码,随后ai修改代码为了以下的情况:大家可以看到,ai使用的不是watch的监听,而是使用了计算属性computed,直接return了我们需要的数据。
computed是计算属性,计算属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watch和data的作用,这里直接帮忙省去了另一个渲染数据的字段,直接像使用data中的数据那样使用computed即可,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属性是一个函数,并且一定要把内容return出去。
这个用法是我没考虑到的,所以记录一下以后遇到可以直接使用computed。
上一篇: 商城小程序里的分销功能到底有多牛?
下一篇: 没有了